张猛谈“去风格化”: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的方式

张猛谈“去风格化”: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的方式 时长:08:59 来源:电影网
展开

张猛谈“去风格化”: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的方式收起

时长:08:59建议WIFI下打开
共13张


  网专稿 四年前,凭借那部《钢的琴》,张猛收获了不少提名和奖项,也被赞誉“有腔调”、“有情怀”,但这却没有挽救电影惨淡的票房。接着,张猛拍摄了自己的第三部电影《胜利》,影片已经到了宣传阶段,主演黄海波却因嫖娼被抓,电影迟迟没能上映。采访中,张猛提到片名时被一旁的张国立打断,“《胜利》你还提啊?到现在还是失败的事儿呢。”


  近日,张猛带着最新作品《一切都好》与观众见面,无论是题材内容还是叙事风格,这部影片看起来都和人们印象里那个习惯把玩黑色幽默的张猛有点不搭。尽管张国立认为《一切都好》算不上商业片,张猛却觉得这是部典型的商业电影,因为类型和目的都更加明确。谈到改变,张猛坦言自己刻意去掉了以前强烈的风格,在他看来,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的方式,“将来再遇到其他作品,还会有更准确的拍摄方法。”


  今年,贺岁档的竞争异常激烈,有人打鸡血,有人放大话,有人痛心疾首,有人点赞差评,身处其中的张猛则表现得淡定谦虚,他认为各种类型都有市场需求,且只给自己的影片评了个“合格”。对于票房,张猛也风轻云淡地称没压力,“闲溜达进去的人都比以前那会儿观众多。”用张国立的话说,《一切都好》在这个热闹的档期是“润物细无声”。


  相比张猛,影片的主演张国立老师则对电影有更多顾虑,他认为,《一切都好》这样的类型在市场中出现得早了,“再有一年的时间,这个电影能带来更多的价值。”对于票房,张国立表示,“我从来没有去乐观地想过,我总觉得这样一个电影应该有更高的票房,但这个更高的价值不一定能够达得到。”


以下为采访实录:


网:《一切都好》算是张猛导演的第一部商业片?能给自己打多少分?


  张猛:不是第一部商业片吧?我觉得其他两部虽然做得不够商业,但是从故事上来讲也还OK。这部《一切都好》是合家欢电影,类型更加明确,目的和受众也很明确,对我来说算合格吧。


网:什么原因让张国立老师决定接演这部电影?


  张国立:我挺佩服我们的投资方在这样一个电影的时期,选择这样一个电影来拍,刚你说这是张猛导演的第一部商业片,显然张猛导演是在过嘴瘾呢,因为我不觉得它是一个商业电影。商业电影有好多它的方式,这个电影是非常温暖的一股小风。我拍这部电影,遇上一个张猛这样的导演,是我想合作的,演员也是我愿意合作的演员,对我这样一个年龄来说,我开始转型演父亲,能有这样一部好的电影,对我来说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


网:之前你的作品都是自编自导,这次拍一个改编故事,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吗?改编过程中有没有遇到困难?


  张猛:这次是买了一个意大利托纳多雷的版权,但要做一个中国式父亲的改造,意大利版本的那个父亲写得更加癫狂,和子女之间的矛盾显得更加直接,但中国式的父亲不一样,这方面的改造还是很多的,我们完全是一个父亲看孩子的故事,中国的父亲怎么去看孩子,就要由我们重新去编排。最难的一点就是中国的父亲和孩子之间有一些善意的谎言,再加上有一些处理方式叫心照不宣,点到为止,跟罗伯特•德尼罗是不一样的,这是最难的。


网:贾樟柯那个角色是特地为他写的吗?


  张猛:那个角色最开始找的王景春,当时他家里有事儿来不了,正好贾导在上海,就来了,贾导一直是我心里的偶像,如果他当初不拍《小武》,我们这些人都不知道电影还可以是那样的,一直到《山河故人》都依然影响着我们,贾导来我们都像膜拜一样,像男神来了一样。


网:《一切都好》和你之前的作品风格差距挺大的,是刻意做改变的吗?


  张猛:之前的作品有强烈的风格化,但像《一切都好》这样温暖的东西,你要尽可能的去掉所有的技术,尽可能要控制自己的表达,也要尽可能控制别煽情,否则就很难受了,每部影片都有自己的方式,将来再遇到其他作品,还会有更准确的拍摄方法。


网:电影里有一场张国立在雪地里和孩子对话的戏,是不是会有些《钢的琴》的影子?


  张猛:也没有吧,我觉得没有,那场戏我们就说要用简单一点的,超现实一点的光线,没有非要用一个刁钻的角度拍,比如克制自己不要用横移,克制自己不要用升降什么的,都没有。


网:会不会担心失掉自己的表达?


  张猛:实际上自己想说的,面对的观众会群相对小众一点,《一切都好》不是这样做的,它是一个开放式的,也没有把一个情感深入到特别极致,都是像蜻蜓点水一样,给了一个小小的“把手”。我们在路演时发现年轻的观众哭一片,他们能感受到一点就够了,我们其实是占了一个便宜,每个人内心强大的情感,突然跟《一切都好》的一个小“把手”勾连起来了。


网:对你来说,《一切都好》有没有什么遗憾?


  张猛:有一些不满意的戏,当时赶上阅兵,管治国家的院子不如我们之前在东四十条选的四合院好,但时间紧任务重,没办法,所以比较遗憾,剩下其他的都很好。


网:作为前辈,张国立老师在拍摄时会不会给张猛导演一些建议?


  张国立:我没有,导演他是一个自我的意识非常强的导演,他在现场要做什么,他其实已经想好了。我有的时候给他提意见的时候,只是在工作环节上,在制片人和投资人的角度给他们提意见,跟创作都没有关系。我觉得我们国内电影剧组并不是每一个部门都达到全部专业,这是我们中国电影的普遍现象,可能最好的专业人才也就能在两三部电影扎堆,其他电影我们能够抓到一两个在业内不错的人就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了。


  比如说有一场戏,“老管”把孩子终于召齐了,做了一顿饭,那顿饭是过年的饭,这就给其他演员留下印象,说我什么都管,因为我觉得那顿饭做得不够好。我就去说服导演,我说导演这顿饭做得不够好,因为电影里这么多事情过了以后,我们应该做一顿像样的饭,而且又是过年,然后导演就得说服制片人,导演觉得他要对投资负责,我们大概在半夜两三点确定不拍了,第二天再来拍。我属于管这种事儿,其它的关于他的镜头怎么运用,我都没管过,我也管不了,因为一个导演在创作上是想好了的,这跟电视剧拍法不一样,电视剧可以边拍边想,电影不一样。


网:张猛导演接下来有什么计划?会拍什么题材的影片?


  张猛:我想拍一个喜剧,稍微荒诞现实主义一点的,现在正在做,是我想象中的那种喜剧,不是像现在的这种喜剧。我也不知道现在年轻人怎么都那么爱笑,可能是我们不与时俱进了,但是我们在努力地去找,这是我希望明年能拍的一个东西。


网:目前进展怎么样?


  张猛:我们的剧本刚刚出来一稿,我还在调整。


网:贺岁档竞争激烈,说到同档期的那些影片,你们会有压力吗?


  张猛:票房没压力,现在观众挺多的,比当年我们拍《耳朵大有福》、《钢的琴》那时候,人都多多了,银幕也多多了,闲溜达进去的人都比我们那会儿多,所以我对票房没什么太大的压力。我觉得是这样,现在电影市场类型挺多的,比如《恶棍天使》,有一群人需要靠那类的影片解决自己的压力、生活的困苦;有些人就要看《寻龙诀》,要得到那种刺激和视效的东西;那《老炮儿》就是讲规矩的,有品质的,有情怀的,包括《一切都好》,也有观众会用温情的东西去释放自己年终岁尾的压力。我觉得都挺好的,市场类型越多,我们的机会越多。


  张国立:一开始他们找我,我推这个戏,原因就是现在这个一片繁荣的时期,这个电影有点太早了,再有一年的时间,这个电影能带来更多的(价值),就像我们吃一个菜吃惯了以后,我们会到餐馆说,有没有那个菜,好长时间没吃了。当然每个东西在一个时期出来都有它的道理,尽管我认为时间还没到。对于票房这件事,我从来没有去乐观地想过,我总是觉得这样一个电影是应该有更高的票房,这个更高的价值不一定能够达得到,但是我们一起很真诚的做了一件事,这个比什么都重要。还有,我认为好的电影是会留下来的,假如它留下来了,也算是一个贡献吧。就像我们这个发布会一样,做得那么温暖清新,没有那么多的事,也像跑路演一样,每一个现在的戏,他们干的事儿好像比拍电影时候都多,一跑三十个城市、六十个城市,我们也都没有这样,润物细无声吧。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