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神话》《股疯》等电影里,有生生不息的上海精神 - 村长吧影院

《爱情神话》《股疯》等电影里,有生生不息的上海精神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6-23 18:42:02

疫情期间,一部剪辑记录上海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坚韧不拔、持家爱国片段的电影短片感动和鼓舞了众多上海人。这些电影为何有这样的魅力?伴随着FILM电影时光书店的回归,“梧桐影话”电影沙龙也重新启动。

在第二季“夏之光”中,上影集团国家一级导演、电影时光书店特聘店长郑大圣与知名制片人顾晓东一起,以“电影中生生不息的上海”为主题,用一场精彩的沙龙对谈回顾和上海市民生活有关的经典电影,为观众读解影片背后生生不息的精神,也呼吁更多市民电影的出现。

《爱情神话》是离当下最近的市民电影

FILM电影时光书店位于安福路322号,也在《爱情神话》的主要场景附近。日前,电影《爱情神话》获得第33届华鼎奖8项提名,这部去年底上映的电影一度在上海刷屏朋友圈。电影全程采用沪语对白,充满市井烟火气和现实生活意趣。

“疫情期间我看了好几遍《爱情神话》,好像它可以治愈、抚平一些心情。” 顾晓东认为,上海是一个市民社会,上海人眼里的成功在于笃定、温馨的生活幸福感,《爱情神话》就拍出了那种安心、笃定的生活状态。“我们在任何困境下都要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一个个这样的小我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大的社会幸福感。”

这种精神追求在疫情中依然生生不息。顾晓东居住的楼栋将群组名由“9号楼”改成“9号弄”,因为那种互相关心、帮助的状态让人觉得像是回到了弄堂时代。一栋楼,就是一个竖起来的当代弄堂。

“电影给了我们找回城市记忆的窗口”,郑大圣认为,《爱情神话》也是离当下最近的一部市民电影。有趣的是,让上海观众叫好的上海生活诠释来自非上海籍导演邵艺辉。

讨论沪语电影时,很多人都想到1994年的沪港合拍片《股疯》。该片讲述了上世纪90年代全民炒股的故事,它的导演李国立来自中国香港,这也是他的导演处女作。后来,人们更熟悉他拍的古装偶像剧作品,比如胡歌主演的《仙剑奇侠传》等。

“如今回看,《股疯》抓住了时代的深刻和当时上海人的状态,它的现实描摹对中国电影、对上海市民电影来说都是极为生动、重要的标记。”郑大圣介绍,李国立在投身影视行业之前,曾在新加坡的银行里工作过多年,对金融领域有专业积累,他所拍的上海也让人觉得非常地道。“上海和香港的市民社会有很多同质同构的地方,如果《爱情神话》是一个别样眼光看到的被熟视无睹的上海日常,《股疯》则是一个来自和上海同质同构城市的导演眼中的上海,这两种都特别‘上海’。”

在《股疯》里,潘虹扮演的公共汽车售票员范莉头顶毛巾、拿着旗子敲车窗的画面让上海观众觉得似曾相识。她戴墨镜、拿大哥大的装扮也是上世纪90年代许多上海股民的典型形象。王汝刚等上海滑稽演员的生动表现,让人感受到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市民生活的熙熙攘攘。郑大圣感叹,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上海变化很大,常常隔三个月、半年,上海的城市面貌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但那些生活里的生机盎然和倔强情趣一直在这个城市里流传不息。

上海的市民生活和城市记忆还留存在丁然导演、王丹凤主演的《女理发师》里。丁然由演员转为导演,《女理发师》也是他的导演处女作。让郑大圣印象深刻的是这部1963年的电影对镜头的高度自觉。比如拍理发师对着镜子理发,摄像机很容易穿帮,但丁然打破了第四堵墙,巧妙地模拟了镜子反观人物的视角。电影中出现大量的镜子意象,女理发师家里有镜子,理发店里有镜子,橱窗也像镜面一样反射出人像。街景里,还出现印有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海报一角,成为对电影本身的映射。这种艺术自觉使得这部电影大大有别于同时代的许多作品。

回忆一座城市时,更容易想起喜剧

新中国成立前,上海也有不少市民电影反映出当时这座城市里的生活悲欢。比如蔡楚生、郑君里执导的《一江春水向东流》;郑君里执导,上官云珠、赵丹、孙道临等人主演的《乌鸦与麻雀》等。《乌鸦与麻雀》里,一栋楼里南腔北调,什么地方、什么身份的人都有,在郑大圣看来,这种小生态特别上海。“《乌鸦与麻雀》的编剧里有一长串名字,包括李天济、赵丹、郑君里等,我有时候怀疑,也许他们的剧本聊着聊着就开始演了。从影片里,能感受到那种集体创作的热情和生动感。”

值得一提的是,《爱情神话》《股疯》《女理发师》《乌鸦与麻雀》等影片都是喜剧。“当我们回忆一个城市的生活过往时,下意识拿出来说的好像都是喜剧”,顾晓东认为,喜剧里有更直观、热烈的生机和生趣。人们的生机是压不垮的,就像在一片废墟里,也有小草在努力往外钻,依然可以长出灿烂的野花。

改革开放后,上海的市民电影迎来复苏,遗憾的是仍然不够多,也因此《爱情神话》的上映能在上海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响。郑大圣呼吁,更多导演来拍摄更多市民电影,关注普通市民生活,“市民的声音需要被听到,他们值得电影去表现和表达。”

顾晓东担任制作人和出品人的《人潮汹涌》曾于2021年贺岁档上映,尽管不是纯粹的市民电影,但同样在上海取景、拍摄。他介绍,《人潮汹涌》翻拍自日本电影,选择在上海落地,是因为肖央饰演的陈小萌是龙套演员,而上海正好有车墩影视基地和上影厂。电影中陈小萌居住的房子里,邻居来自五湖四海,那也是当下上海各地交融的居民状态。“这座城市的生生不息是因为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的生生不息,希望能多拍一点这样的戏,给这个时代留下印记。”

“梧桐影话”电影沙龙由上海电影评论学会、上海永乐股份有限公司FILM电影时光书店联合主办,邀请业界电影导演、电影学者、资深影评人和专业创作人员,针对某一部或多部影片,从镜头运用、叙事结构、艺术价值和商业运作等专业方向,进行深入分析和导赏,畅谈电影艺术的前世今生,分享中外电影文化间的差异,带来身临其境的“听”影体验。

疫情期间,“梧桐影话”活动以“生活总要继续 电影一直在”为主题,自2月起转为线上直播,坚持文化传播公益服务。第一季“春之恋”主讲嘉宾藤井树、作家毛尖以及电影学者黄望莉与参与者隔空交流。在下半年,梧桐影话还将推出“秋之风”“冬之暖”系列主题策划沙龙,结合时下流行的影视作品与热点话题,邀请沪上电影评论嘉宾与影片主创成员对话交流,为电影爱好者提供不一样的电影时光。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