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讨人嫌到口碑翻转,于文文的清醒,打脸了多少人? - 村长吧影院

从讨人嫌到口碑翻转,于文文的清醒,打脸了多少人?

来源:人气:0更新:2022-06-16 11:44:02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三季第一期播出的时候,于文文被黑出了天际。

她说自己不是女人,从来不做指甲;她说张天爱像骷髅架子,她被那英、宁静集体嫌弃。

几个片段勾勒出于文文的拽姐形象,让她成为了舆论中心。

有骂她目中无人情商低的,有说她立人设,还有人说节目组为她设计了黑红路线。

《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到了第三期,许多观众陡然倒戈,纷纷对于文文转变看法,给出了积极正面的评价。

从被黑出天际到口碑逆转,于文文是如何“翻身”的?

把成名曲《体面》视作累赘的于文文,她的清醒又打脸了多少人?

1989年,于文文出生在辽宁省大连市。

于文文的父亲喜欢男孩,索性便把于文文当男孩子养,送她去踢足球,送她去学习拳击、健身。

从小便在男孩子堆里厮混的于文文,也满身男孩子气。

于文文的父母酷爱古典音乐,在她未出生的时候他们就购置了一台钢琴。

于文文尚未学会走路,就已开始学琴生涯。

然而,9岁那一年,在与钢琴朝夕相处6年后,于文文把对于钢琴的热爱转移到了吉他上。

原因是她觉得钢琴只能固定在一角,不能随身携带,不能满足她随时随地做音乐的想法。

于是乎,可以随身携带的吉他走进了她的视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文文颇有一番毅力,除了吃饭和睡觉以外的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吉他。

一天24个小时,她可以练习上15个小时,不眠不休。

即便琴弦时常把手指磨破皮,手指在结痂与出血之间反反复复,于文文还是坚持了下来。

家人们喜欢古典音乐,觉得吉他难登大雅之堂,于文文却满脸执拗与倔强:“我要抱着吉他登上维也纳。”

学了一年木吉他之后于文文又改学电吉他,年仅11岁的她已开始组乐团,演奏一些摇滚热血的歌曲。

15岁这一年,于文文一家把家搬到了加拿大。

来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于文文不免感到孤独,此刻她把音乐当做了知己朋友。

于文文对于音乐的追求,近乎疯狂。

酒吧里许多大师级的乐手,于文文希望和他们切磋一番,奈何碍于未成年人的身份,无法入场。

遭拒绝之后于文文没有泄气,她会守候在酒吧外等演出者们下班,然后厚着脸皮向他们讨要音乐心得。

心满意足之后,往往已是凌晨三四点。

父母起初会斥责于文文,告诉她这样做不安全,但于文文心中只有音乐,只当父母的话是耳边风。

父母见管不了,索性也不管了。

为了看喜爱的乐手的演出,于文文可以搭上陌生人的车,从温哥华一路追到西雅图。

对于机会,于文文永远采取主动进攻态势。

吉他手彼德·福兰顿是于文文的偶像。

有一回福兰顿巡演,下榻的酒店正好是于文文母亲工作的地方。

于文文得知消息之后,便守在大堂外等候。

一看到偶像的声音,于文文就跑了过去,双手递上自己录制的吉他CD。

她开门见山,希望偶像能够听一听自己的CD,给自己一些建议。

没想到,福兰顿回去之后,真的听了于文文的CD。

当晚,于文文就接到了福兰顿的电话,对方邀请她同台演出。

那天晚上,于文文未经事先彩排,在几千人面前和偶像一起,即兴表演吉他,并收获了全场的喝彩。

2009年,18岁的,于文文考入了伯克利音乐学院,学习音乐创作专业。

此时的她开始在网络上发布自弹自唱的作品。

凭借着独特的声线,和深厚的吉他功底,她获得一些关注。

2010年,21岁的于文文回到国内,开始往娱乐圈发展.

她决心亮出十几年来的功底,大显身手。

但现实似乎并没有如她预料的那样顺遂。

她的出道作品不是音乐,而是一部微电影。

此后,面容姣好的她又和周杰伦搭档拍摄了一支广告。

从此时起,于文文已经展露拽姐本色。

因为签的是周杰伦在内地的经纪公司,所以于文文总是被人称作“周杰伦师妹”。

对于公司的宣传包装手段,于文文并不满意,她不愿意借别人的名气提升自己的知名度。

于是她直截了当地在社交网站喊话:“我是于文文,不要再叫我‘周杰伦师妹了。”

2013年,于文文在电影《致青春》中饰演一个小配角,一部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她的亮相时间只有4秒钟。

2014年,于文文回归了她心驰神往的音乐世界,她发行了自己的第一张专辑《斗志》。

乐坛前辈林俊杰对这样专辑做出了夸奖,但销量一般。

同一年,她拍摄了偶像剧《一又二分之一的夏天》。

她在其中戏份不少,与当时的当红偶像尼坤还有一段吻戏。

但“于文文”这个名字,依旧处在观众们的认知盲区。

此后又陆陆续续拍摄了《青春逗》、《二十岁》,但在娱乐圈里她依旧是籍籍无名的状态。

一直到2016年,于文文的路线似乎才清晰下来。

这一年,她参加了央视的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歌曲》,凭借着深厚的音乐功底,于文文获得了四位导师的青睐。

海泉夸赞她:“你是我见过的电吉他弹得好的女生里面,颜值最高的一位。”

节目中,于文文表现出色,是不少观众心目中的冠军候选人。

一路跌跌撞撞,懵懵懂懂,于文文总算找到了自己适合的路子。

可惜在六强名额角逐的时候,羽泉没有给予于文文晋级的机会,原因令人匪夷所思:“你太漂亮了。”

这个结果让很多人感到震惊,纷纷为她打抱不平。

被乐坛颇有声望的前辈以如此无厘头的理由淘汰出局,该作何反应呢?

有的人会选择息事宁人,不喊冤,不表示不满,只默默吞咽委屈。

但于文文没有忍气吞声,她对此表示了抗议。

赛后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她大胆发言,表示导师可能是找不到淘汰她的理由,随便说了个。

节目播出之后,于文文在社交网站上分享了一段自弹自唱的视频,歌名引人联想:我只是想写好一首歌曲。

其中的一句歌词似乎也意有所指:“其实只是一场无聊的游戏。”

虽然在自己钟爱的音乐领域惨遭折戟,但于文文很快就迎来了演艺生涯的第一座高峰。

2017年,于文文出演了电影《前任3》。

为了演好这一部戏,于文文断绝了外界的链接。

她把自己锁在房门内,不怎么进食,只为了寻找失恋时的状态。

最终,这部电影摘得了19亿的票房,也让于文文走进了观众的视野。

随着电影爆红的,还有于文文演唱的电影主题曲《体面》。

这首歌由于文文亲自作曲并演唱,旋律抓耳。

成为当年的年度热门歌曲,传唱度极高。

但《前任3》和《体面》之后,于文文的演艺事业似乎又走向了下坡路,原因是歌红人不红。

《体面》虽火爆,但后期于文文的曝光度也没有随之跟上。

《前任3》后,她接连出演了几部影视作品,无论是从观众反应还是制作上看,都一言难尽。

音乐路上,也看不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爆款歌曲对于歌手而言有利有弊。

由自己创作出来的歌曲能够得到大众的肯定,人人皆知自然是一件好事。

但如果为人所知的作品只有这么一首的时候,爆款歌曲就成为了歌手的桎梏。

唱自己的冷门歌曲,没有人乐意听听,大家都乐意为她唱那首耳熟能详的歌曲。

于是《体面》这首歌于文文唱了千千万万遍,唱到自己反胃,唱到歌曲过了热度。

如此,于文文又蹉跎了两年。

再次得到话题度,便是在当前热播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里。

于文文的讨论度极高,但坏事是差评居多,争议点在于她的拽味。

喜欢的人觉得,她专注做自己,从不曲意逢迎。

作为最具资历的姐姐之一的宁静和她打招呼,问她有没有去卫生间。

她没有摆出热情洋溢的客套模样,只是摇摇头表示没有。

分组环节,那英和宁静两位大姐大没有选择于文文。

完了还要抛出颇具火药味的借口:“我怕hold不住你。”

换做是他人,或许已经委屈巴巴,或是假意示弱。

但于文文气定神闲回呛了句:“有什么hold不住的呢,那怎么办呢?”

三两句便把焦点从自己的“不合群”,转移到两位大前辈带有丝丝迂腐味的“盛气凌人”。

不喜欢的人觉得,于文文的实力不足以支撑起她的“拽”,所谓的“拽”纯属于没情商。

姐姐们聊起美甲,于文文本游离在话题之外,姐姐们也没有cue 到她。

可她天冷不丁说出一句让气氛瞬间陷入尴尬的话来:“我不是女人,我不做美甲。”

见到张天爱第一年,她脱口而出:“你跟个骷髅架子似的。”

听起来就像:你废了那么大劲儿维持身材,瘦是瘦了,但不健康、不好看。

面对歌坛大前辈张蔷,她没有展现出一般人会展现的谦卑,而是自信十足地说:“想学什么,我包了。”

而观众普遍认为,于文文初舞台展现出来的效果配不上她的自信。

网络上对于于文文的评价以后者居多。

所幸,随着节目的深入,于文文的性格有了更立体的展现。

《乘风破浪的姐姐》播到了第三期,大家终于知道了于文文的“拽味”来源于何处。

对于舞台,作为队长的于文文,充满了责任感,堪称绝世好队长。

张俪和王紫璇都不是音乐人,对乐器不熟悉,文文并没有简单粗暴地把“站桩”角色发配给她们。

而是鼓励她们学,自己又手把手教学,从不流露出丝毫的不耐烦。

说好“包教包会”,就是“包教包会”。

张俪说:“只要有于文文在,我就很安心。”

张蔷见之也不吝啬赞叹:“快跟文文学吧,她老厉害了。”

大家发现,于文文的个性也不止有拽的一面,她外冷内热,安抚人有一套。

张蔷记不住歌词时,流露出了负面情绪,几度罢工。

于文文脸上没有流露出懊恼,而是耐心地与她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她没有指责张蔷,而是告诉她:“您先背着,要是背不下来,我就帮你想招。”

最终呈现出来的舞台效果也让人惊喜,于文文嗓音慵懒性感,张蔷的嗓音生命力十足。

张俪和王紫璇虽然在声乐上有短板,但是没有拖垮舞台效果。

她们的美不突兀,却让人目不转睛。

舞台上的每一个人,都有价值,都有自己的光彩瞬间。

舞台虽然没有取得票数上的胜利,但是却深得观众喜爱,不少人为她们意难平。

对于队长,张俪和王紫璇十足满意。

节目播出之后,张俪发文感谢于文文:“给了我极大的自信心去挑战不熟悉的领域。”

从她的话语中,可以感受到于文文的领导力。

许多观众对于文文的看法也由此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从“装”、“没礼貌”、“情商低”等负面词汇到:姐姐,我已经躺好了。

从众矢之的到魅力毕露,观众对于文文的看法有所转变。

但于文文没有变,从第一期到第三期,她始终在做着自己。

待人处事上,她不卑不亢,不为了显得合群而合群。

不会对所谓资历老道的人笑脸相迎,也不轻看任何一个人。

对待自己热爱的专业,她极尽全力,认真负责,也不会以自己的高标准刁难别人。

她是高自尊型人格,不会为了取得“谦逊”的美名,而轻易贬低自己。

被编导问到是否有当队长的意愿时,她不掩饰野心,回答:“我为什么不能当队长?”

现场不乏资历、地位深厚者,但在说出自我评价时。

她毫不露怯,也不担忧指指点点:“在我的领域中,不会有人比我强。”

她的个性不服从于圈中的生存法则,也不服从于观众的喜好。

可惜,第一期的时候,节目组只把镜头聚集于于文文个性的单一面。

而于文文也无意之间迎合了节目组的“流量密码”。

“你在舞台上能一下子抓住人的眼球,你太漂亮了能力又出色,所以将你淘汰。”

多么讽刺的理由啊!

这样的话时隔过年,想必仍然是于文文心中拔不掉的刺。

一个歌唱节目,一个唱跳综艺,比的不就是舞台上的业务能力吗?

在唱跳的舞台上脸蛋和身材是必备要素,那干嘛不搞个选秀呢?

如果在唱跳的舞台上聊八卦、炒话题是必需业务,那干嘛不请一大堆记者来挖“瓜”呢?

如果要在唱跳赛事的舞台上可怜弱者,那为什么不去多做慈善?

对于文文而言,如果结局早就已经注定,那为什么不在时间有限的舞台上随心所欲地展现自我?

去她的情商,去她的谦卑,舞台不该是用来“群魔乱舞”的。

于文文从讨人嫌到口碑翻转,也不是因为她的个性多么吸引人。

而是她的清醒和对舞台的尊重,得到了大部分观众的认可。

于文文不是“拽”得讨人嫌,只是她的清醒,让太多人无法接受

最新资讯